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118.90244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
资讯
联系电话:

15104317771

首页 > 市场行情 > 安徽蚌埠:链聚“绿”能 城迎“新”生

安徽蚌埠:链聚“绿”能 城迎“新”生

2025-09-26 14:10    来源:金台资讯  点击量:3  评论(0人参与)
 

提到光伏组件,很多人印象里都是黑色或深蓝色光伏板。虽然高效可靠,但是单一的颜色常常与建筑风格难以协调,尤其在民居屋顶、历史街区、文旅小镇等场景中,传统光伏组件如同“工业补丁”。 如今,在蚌埠市高新区的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这一印象正在被改写。随着彩色光伏组件的批量生产,一种既要“高效发电”,又要“兼顾美观”的新型光伏组件,正实现新的突破。
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的彩色光伏板。人民网记者 周坤摄 走进该公司展厅,记者看到,彩色光伏板通过光子晶体、油墨打印、介质膜层等技术,实现了红、蓝、绿、金等多元色彩,甚至能定制图案、LOGO或艺术纹样。这些色彩不再是简单的视觉符号,而是科技与建筑对话的全新语言。 “彩色光伏板的出现,不只是材料技术的一次跃进,更是能源产品向‘美学价值’延展的标志。”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王昌华说。 除了外观上的突破,光电转换效率同样令人瞩目。在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化生产线上,经过镀膜、溅射、加热、封装等工序,一块块太阳能电池组件被生产出来,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组件实现20.3%的光电转换效率,打破国外垄断。 作为淮河之畔历史名城,蚌埠正从“工业重镇”向“创新高地”转型,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正是产业向“新”的典型。
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线。受访者供图 蚌埠高新区科技经济信息化局副局长张璟煜介绍,作为安徽省首批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城市,蚌埠大力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并集聚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力量,着力打造了一批光伏和新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场景,让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聚链成势。 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形成“生活垃圾—发电”“农林生物质—发电”等多条循环产业链条; 在光伏领域,形成以“硅砂加工—光伏玻璃、背板、电池片、EVA胶膜—电池组件—光伏电站”为主线的产业发展链条;
在锂电池领域,形成以“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芯—动力和储能电池制造、电池管理系统—废旧电池回收”为主线的产业发展链条…… 一条条产业链在不断延长变强,新能源产业正呈现集群发展态势,构筑起蚌埠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蚌埠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的成功,得益于产业的高度集聚。反过来看,终端产品的快速迭代,会带来产业链更快的响应能力,倒逼上游企业不断突破技术、材料的限制。 在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种被称为锂电池安全“保护神”的勃姆石锂电池用无机非金属涂覆材料市场需求激增,该企业成为全球锂电池用勃姆石的主力供应商。 根据客户需求,该企业持续推动产品的更新迭代,通过精确控制中位粒径,已成功研发出超薄涂覆材料,并已实现量产。

俯瞰蚌埠高新区工厂屋顶的光伏板。蚌埠高新区管委会党政办供图
由此可见,从彩色光伏的技术突围,到勃姆石材料的全球领先,再到全市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蚌埠正以创新为引擎,以链式思维推动产业升级。 据统计,今年1—7月,蚌埠市集聚光储规上企业57户,实现产值60.2亿元;光伏、储能装机规模分别达275万千瓦、441万千瓦,较去年底增长21.7%、47.8%。 一条绿色产业链,不仅构筑起区域经济的坚实底座,更点亮了蚌埠从传统工业城市向绿色智慧能源高地转型的崭新路径。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长春市诚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备案号:吉ICP备2023003253号-1

备案号:吉ICP备2023003253号-6